發(fā)布時間:2020-03-25 18:06:00 瀏覽次數:299
乳房如果過度肥大和下垂,可能引起行動不便,帶來肩頸背部酸痛不適,皮膚褶皺,內濕疹頻發(fā)和皮膚糜爛等情況,影響生活工作學習,又因形體改變,失去曲線美感,年輕女性還易引發(fā)心理障礙。
雙環(huán)法
以乳頭為中心,半徑2.0cm標出內環(huán)線,距胸骨中線8.0cm標記為新乳暈內側點,距內環(huán)線上下5.0cm標記新乳暈的高點及低點,以此畫出外環(huán)線。在內外環(huán)形切口間去表皮形成***帽,切開皮膚達腺體層,除多余乳腺組織后充分游離乳房腺體和皮膚之間的附著,利用皮膚的延展性重新“包裹”剩余組織,荷包縫合固定,外周褶皺可在術后2~3個月消退。為避免術后乳暈由于張力原因易被牽拉變形,形成圓盤形(圖1)或雙側不對稱,術中可切除外周1/3~1/2色素較淡的乳暈皮膚。
垂直雙蒂法
早由McKissock在1972提出,該術式切口為“元寶”形,由乳房下方進入乳腺內去除肥大的腺體組織,保留乳頭、乳暈垂直方向的血供。蒂部去表皮的厚度應適中,過淺則表皮殘留,易出現(xiàn)表皮樣囊腫等并發(fā)癥;過深則易損傷層血管網。雙蒂活動性良好,塑形后乳房外形豐滿,若不破壞乳腺導管,可保留泌乳功能。
內側蒂瓣法
術前設計以乳房內側組織為蒂,去除內側蒂表皮,形成寬度逐漸增加的扇形帽,切除外側象限多余腺體,保留內側及部分中央組織(至少保留2.0~4.0cm厚腺體組織蒂)。術中應注意先塑形后去皮膚,對于下垂明顯者,可將乳腺組織固定于胸大肌筋膜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