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0-07-06 12:58:00 瀏覽次數(shù):633
其實,整形作為成熟的行業(yè)在歐美已有150多年的歷史,韓國才30多年歷史,它是怎么后來居上的呢?
這就得說到20世紀50年代后韓國經濟的迅速發(fā)展,此前無暇顧及容貌與衣著的人們,開始有足夠的金錢和時間打扮自己。同時,在外來文化影響下,韓國人開始挑剔起自己寬臉龐、矮鼻梁、小眼睛的相貌特征,對外貌產生了近乎偏執(zhí)的要求。這和中國在新世紀發(fā)生的變化很像。
另外,韓國有句俗語:“南男北女”——意指朝鮮的女孩和韓國的男孩都有著出眾的容貌,另一半則不盡如人意,這種相貌格局一直延續(xù)到了今天。
還有,韓國人認為衣著容貌是給別人看的,注重外表是對他人的禮節(jié)。以前,他們還會奇怪:為什么中國人愿意花那么多錢在飲食上,卻不愿來打扮自己?當然,現(xiàn)在中國人已經成了他們的大主顧。
總之,這些因素給整形業(yè)提供了豐厚土壤。上世紀80年代后期,首批從業(yè)者開拓了韓國整形市場;90年代中期,二世代整形醫(yī)生登場,完成了整形的商業(yè)化和大眾化;2000年之后,外貌至上在韓國愈演愈烈,尤其是年輕一代,甚至將其作為生活的唯一信條,整形市場也因此迎來了繁榮。
19歲的徐宰熙已經算個漂亮姑娘了,但作為一個剛出道的演員,她沒有十足把握,因此想要整容來增加砝碼。在一些韓國家庭,造星已經列入計劃:父母們從小為孩子培養(yǎng)才能,到了法律允許的年齡,就會很自然地帶孩子去做整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