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7-05-24 13:57:00 瀏覽次數(shù):355
咬肌肥大是怎么造成的呢?有的人是天生咬肌肥大,這可能跟他的家族遺傳基因有關,那么后天造成的咬肌肥大是怎么回事呢?咬肌肥大有什么方法可以瘦回去嗎?愛美者在認清自己面部咬肌特征后,嚴重的可以進行手術切除,輕微的也可以進行按摩去除。
咬肌肥大形成的原因之基因決定的
咬肌肥大跟遺傳因素的確也有關,有些人天生下顎較寬,是標準的國字臉,十分難看,事實上也確實存在家族性的咬肌肥大現(xiàn)象。
注意:基因型咬肌肥大并非不可改變,只要通過后天努力,注意飲食,多做瘦臉按摩,照樣搞定咬肌。或者去打專門針對咬肌肥大的瘦臉的針(呆狐網(wǎng)提醒:非醫(yī)學規(guī)范用語,實為一種A型肉毒素針)也很有效。只是,打瘦臉的針(呆狐網(wǎng)提醒:非醫(yī)學規(guī)范用語,實為一種A型肉毒素針)有一定風險。
咬肌肥大形成的原因之咀嚼過于頻繁
基因決定咬肌的大小,但是后天的一些飲食習慣也會造成咬肌肥大。比如生活中很喜歡嚼檳榔、嚼口香糖的人群,以及飲食中經(jīng)常吃硬的食物等,由于咀嚼太過頻繁,咬肌也會慢慢變得又大又硬,十分影響臉型。
正確做法:生活中要改變不良飲食習慣,不要長期吃過硬的食物,也要吃些經(jīng)常吃些流質軟的食物,還有不要經(jīng)常嚼檳榔或口香糖。特別是本身有咬肌肥大者,在飲食上更要少吃難嚼難咬的食物。
咬肌肥大形成的原因之咬肌間隙感染
咬肌間隙感染是指咬肌間隙的化膿性感染,主要臨床表現(xiàn)是以嚼肌為中心的急性炎性紅腫、跳痛、壓痛。此間隙的感染向前可擴至頰間隙;向上繞過下頜切跡可擴散至翼頜間隙和顳下窩;經(jīng)顴弓深側可至顳窩;向下可擴散至頜下間隙,甚至向后下可擴散至腮腺,導致腮腺膿腫。
正確做法:咬肌間隙蜂窩組織炎時除全身應用抗生素外,局部可和物理療法或外敷中藥;一旦膿腫形成應及時引流。
推薦瘦咬肌按摩:
2、雙手中指、無名指交替輕按鼻翼兩側,重復1~2次,再以螺旋方式按摩雙頰――由下頜至耳下、耳中、鼻翼再至耳上部,重復2次。
3、以雙手拇指,食指交替輕撫下頜線,由左至右往返3次。
4、以雙手掌由下向上輕撫頸部。
推薦閱讀:為什么你的咬肌特別大呢? 咬肌切除術后需多久才能消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