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廓再造是一個很復雜的手術,方法很多,各有利弊。耳朵是由皮膚與軟骨支架構(gòu)成的,因此耳再造首先就得考慮這二個因素。耳支架目前一般認為自體肋軟骨為理想;皮膚則以耳后乳突區(qū)無毛皮膚好。下面小編帶你了解一下吧。
耳廓再造適應癥
全耳廓再造術適用于:
1.先天性耳廓發(fā)育不良所致小耳畸形。
2.因外傷、腫瘤切除,感染等原因致耳廓缺失。
3.雙側(cè)小耳畸形、伴外耳道閉鎖者,應先考慮進行外耳道成形及鼓室成形,再考慮行耳廓成形術。
4.小耳畸形伴小頜畸形時,宜先行下頜延長術后再行耳廓再造術。
5.耳廓再造術的年齡應選擇在15歲左右為宜。
耳廓再造術后處理
?、衿谑中g的術后處理為:
1.術后3d拔除負壓引流管,術后7d
拆線。
2.
拆線后開始用4號針頭經(jīng)皮膚向
注射板內(nèi)注入無菌生理鹽水,每次5~10ml,注射時須觀察皮膚表面顏色,如張力太大導致皮膚蒼白,可致缺血性皮膚壞死,故應適當減少注水量。一般每周2~3次,共注射至70ml左右,停止注射2周后,收入院行Ⅱ期手術。
?、蚱谑中g的術后處理為:
1.術后持續(xù)負壓吸引3~5d。
2.2周后拆除敷料,拆線。
3.術后抗炎治療1周。
4.胸部傷口包扎后加胸帶固定,以減輕疼痛。要鼓勵病人咳嗽,防止肺部感染。
溫馨提示:年老體弱者不宜手術,可佩戴假耳;手術區(qū)皮膚有急性炎性病變,如毛囊炎、癤腫等,須在炎癥消退后手術。
推薦閱讀:隱耳整形手術后有什么特點? 隱耳矯正手術的適應人群有哪些